河南省智能传感与检测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

时间:2025-09-05浏览:10设置

河南省智能传感与检测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

批准机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批准时间:202412

一、实验室简介

智能传感与检测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聚焦智能传感器与大数据产业战略需求,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传感与检测系统为目标,重点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库建模、智能传感与检测数据互联、智能大数据信息传输与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平台现有专职研究人员69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24名、讲师29名,人员专业职称配置比较合理。科研团队成员均为博士,科研带头人和主要骨干年龄为40 岁左右,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

1. 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开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材料基因组等大数据技术创新,设计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建立智能传感材料数据库,实现大数据科学与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跨学科领域协同创新。

2. 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设计开发高性能多参量智能传感器,发展实时连续数据采集与智能传感系统,研究传感器参数校准与补偿、传感器数据分析及趋势预测新方法,为工业和民生等领域智能传感技术的提升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 智能传感大数据传输与处理。面向智能传感系统采集的海量数据,开发新一代通信大数据汇聚和网络接入技术、弹性光网络大数据传输技术、边云协同大数据分析与融合处理技术,实现智能传感系统大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创新。

三、实验室发展规划

智能传感与检测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按照“创新驱动、绿色智能、数字化转型、国内一流”的总体要求,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智能传感和大数据行业关键技术及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智能传感材料、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智能大数据传输与处理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为牵引,针对智能传感与检测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着力提升智能传感大数据创新应用能力,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开展建设,为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农产品检测等领域智能大数据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创新平台通过持续凝练学科方向与特色,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以大数据发展为指引,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打造学科建设团队;紧盯社会需求,夯实科研基础,产生高水平建设成果,建立智能传感与检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共享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服务河南经济建设能力。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力争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创新基地,培养、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创新基地,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学科特色优势以及社会经济服务能力。







返回原图
/